当今旗舰电视最新画质技术,马上就被联发科搬(2)
随着明年Wi-Fi 7标准的发布,WiFi吞吐量、稳定性和时延还会有进一步的改善,到那时候手机上即时刷剧打游戏的体验也会再度提升。
这项技术本身并不复杂,核心思路就是将场景中的不同物体按照“描边”的方式分割成几个区域,每个区域中的所有像素都可以用相同的标签来标记:
包括GPU、通信乃至导航等,同样是大伙儿期待在手机上能有进一步提升的硬件设备“技能点”。
即便这几年手机功能需求逐渐趋于一致,人们的关注度也并不止放在手机AI技术上。
此前,针对视频的实时追焦算法往往是进行逐帧追焦,通过计算帧间差异来调整清晰度,这样不仅耗费算力,甚至可能降低视频的流畅度。
毕竟在同等条件下,电视的屏显和画质摆在那里,手机再怎么升级屏幕,沉浸感还是没有电视好。
最后则是高精度导航方面的技术了。
△4K30帧视频(约800多万像素/帧)需要的算力是800万照片的33倍
至于高保真蓝牙音频这一方面,则主要是改进了音频编解码器和高带宽的技术,让音频传输效率和音质进一步up。
但在不用车或是车内手机导航时,除了室内这种卫星信号无法触达的场所,高楼大厦林立的区域也同样需要用到手机高精度导航技术。
BUT,就在最新一期天玑旗舰技术沟通会上,联发科却突然宣布,成功把电视上的画质“秘籍”搬到手机上来了——
至于在通信技术方面,未来可预见的功能则包括5G新双通、以及支持Wi-Fi 7、高保真蓝牙音频等。
又例如,即使是被划分为“背景”的部分,在进行处理时也有不同的算法需求,像照片中的“普通蓝天”需要被优化甚至智能替换成“更讨好眼球的蓝天”,而草地色彩则需要被调整得更明亮一点。
其中最重要也是整个技术的核心,就是AI图像语义分割技术。
也就是说,尽可能在不增加功耗的情况下,提升手机上AI算法运行的效果。
此前手机虽然也get了不少影像处理技能,但和高端电视比起来还是要低调一些。
最新的电视技术全称AI景深画质增强技术(AI Depth PQ),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被用在不少电视上。
随着AI落地的技术越来越多,手机应用似乎也在进一步逼近想象力的极限。
适逢更多AI算法在手机端优化落地,计算摄影团队的重心也逐渐转到AI技术研发上。
只不过相比于去年这一热点概念的提出,今年移动光追已经逐渐成为手机上一个可以预见的功能性卖点,而且还会随着技术的成熟普及到更多手机设备上。
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,目前能提升手机性能和创造力的就只有AI技术了。
至于我们多久会在手机上见到这样的AI技术?还得看联发科的速度了(doge)
既然如此,联发科脑洞大开:为什么不能将这类AI画质优化相关技术直接用到手机拍照、视频实时处理上,直接改善成片效果?
当年10月份推出的Helio P70处理器,着重提升了多帧降噪 (MFNR)方面的性能,即通过一次性拍摄多张照片,随后通过计算每个位置对应的多层像素均值进行输出,提升照片的清晰度。
再例如,想将这个技术扩大到视频拍摄中,像电视处理电影那样实时进行,AI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又不能占用太多算力,不然直接掉帧甚至快速掉电……
AI的理解能力,如何合理切分照片的前景和背景;AI的决策能力,如何选择各区域的优化算法;受限于手机体积,AI算法的功耗不能太大……
例如,上图中站在背后的路人、和毯子上正在拍照的两个主角,虽然都属于“人”这一标签,但需要进行的处理却截然不同,一个需要抠图并智能消除、另一个需要智能美颜算法:
这样一来,不仅照片和视频都实现了实时算法优化,甚至相比原来还节省了一大波算力,例如4K30帧视频和8K30帧视频拍摄所需算力,都降低到了原来的1/4。
年底下一代天玑旗舰芯片又要发布了,据网传型号是天玑9200,你最期待什么功能出现在上面?
量子位 QbitAI · 头条号签约
然后,就是AI区域画质增强技术(AI Region PQ)了。
一方面是芯片上有关AI算力的提升。
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?
相比之下,采用语义分割算法区分出前景后,只需要针对前景区域进行侦测和追焦就行,背景则不需要再耗费更多算力去进行优化,就省去了不少算力。
文章来源:《电视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dianshijishu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022/785.html